1、一、导趣使学生乐学兴趣是乐学的先导和基础,它可以诱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行为动机。
2、教师在教学伊始,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入手,巧妙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思维和阅读探究的兴趣。
3、例如:《乡下人家》一课,我是这样导趣的:首先边聆听边欣赏歌曲《乡间小路》,听后让学生描绘感受到的画面。
(资料图片)
4、接着展示一组乡间的图片,感受清幽的环境(引导学生感受宁静与清幽的特点)。
5、最后熊老师导入新课:乡间美不美?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乡间。
6、就这样,熊老师利用直观美丽的画面、音响的冲击等功能,创造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一下子就融入了课堂当中去。
7、又如:我在教《太阳是大家的》这一课时,我采用了猜谜语激趣导入的:有位长寿老公,天亮从东来做工。
8、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
9、学生听后,课堂顿时热闹起来,我随着学生的回答立即板书课题,学生的求知欲望便由此而生。
10、实践证明,成功的情境创设,需要教师调动各种手段来实现。
11、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相关、扣动学生心灵的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只有入境,学生才能可闻可见,可感可思,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2、二、导疑使学生善学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13、思维发展往往从问题开始,所以导疑是培养学生主体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14、比如: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我要求他们对课文中产生质疑的地方做好标记或写在预习本上,和同学、老师共同交流解答或上课时认真听讲。
15、在讲授课文之前,我一般鼓励学生边读书边质疑,如教《争吵》一课,我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时,从题目入手,问:看了题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学生立刻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怎么样?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自主读书,寻找答案。
16、在每次讲完课文之后,我都让学生理解课文后,进行质疑问难的环节,让会的学生来充当老师的角色,调起了生与生之间的互动。
17、这就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自己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他们的主体能动性。
18、三、导思使学生活学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告诉学生认真读书,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理解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的意思;另一方面要启发学生联系插图,联系已有的资料,深刻领悟课文内容。
19、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
21、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体验、家庭背景不同,对于同一事物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们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能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2、例如:我在教学《乡下人家》时,采用了探索性合作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利用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美丽的画面。
24、这个环节我分三步进行: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25、2、小组交流自学所得。
26、(师在旁点拨)3、全班交流感受,品味语言美,指导朗读,回环往复中心句。
27、我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先让每组的一个代表发表独特、迷人的语句,有的说描写鲜花的句子,有的说描写春笋的句子课堂上气氛热烈,思想活跃。
28、然后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通过图文结合来理解别有风趣的装饰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等词语的意思,为了帮助学生懂得使用拟人句的妙处,我抓住探率领大踏步等词语,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
29、最后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句子语言的美、体味作者思想的美,回环往复文章的中心句。
30、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脑海中勾画美丽的画面。
31、这样的教学达到了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效果,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逐步完成学习的任务。
32、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33、在片段中,我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通过深入地研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4、实践证明,语文老师只有努力探索创新性的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把创新思维落实到教学目标中去,使课堂变得活,学生才能有效地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5、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教学要变灌为导,也就是导查、导趣、导疑、导思、导读、导用,把学习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导的作用最重要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
36、教师导的艺术,将是我们要致力研究的问题,愿每一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能探索出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能力的一条好路子吧!。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关键词: